邹志义 眉山网记者 杜艳 文/图
4月24日上午10点,眉山市东坡区湖滨路,阳光甚好。晒太阳的老人,放风筝的孩子,遛狗的年轻女孩……市民三五结队,沿着湖边慢慢散步,享受春光。
49岁的环卫工人张利群是湖滨路中段的环卫工人,在这一路段清扫管护了12年。
“到处都干干净净的,大家就喜欢来这里玩耍。”张利群说,湖滨路中段从天盛小区门口至凯旋国际公馆大门口,约400米的路段范围就是她负责的片区。她每天从早上5点半至7点半进行第一轮路面清扫,8点半开始捡拾路面和绿化带中的果皮、纸屑及塑料袋等白色垃圾。记者看到,经过她的两轮清扫管护,10点半的东坡湖畔没有一点垃圾,环境干净整洁。
稍作休息后,张利群拿起抹布,开始擦拭路边的果屑箱。“你看嘛,一上午就这点垃圾。”张利群打开一个果屑箱,里面的垃圾只堆积到箱体四分之一高度的位置,而且绝大部分是枯枝落叶,白色垃圾很少。她坦言,虽然近些年湖边上逛耍的市民越来越多,但是垃圾桶里的垃圾却越来越少。“干净舒适的环境吸引了市民的到来,同样,干净舒适的环境也令人不忍破坏。”
城市环卫设施越来越多、越来越好,环境卫生才会越来越干净。
“以前这一片区只有3个果屑箱,现在几十米一个,总共有11个果屑箱。”张利群说,老式的果屑箱没有盖子,雨水落进去,各种垃圾混合泡发,散发出难闻的臭味,大家都是躲着走。而现在,她正擦着的这些果屑箱都是近年统一新换的环保果屑箱,设计更科学合理——每个果屑箱都有“可回收”和“不可回收”两个箱体,上面还有支撑的盖子,盖子上方特设有熄灭烟头的小凹槽。
让张利群感触很深的,还有越来越齐全的“装备”。2008年,张利群刚开始当环卫工人时,作业工具简陋,扫帚都是自己割茅草或棕榈叶子扎的,如今环卫处不仅发了扫帚、撮箕,还给他们准备了抹布、口罩、手套等,一应俱全。
“‘装备’齐全才能打扫得更干净。我们通过加强公共区域的清洗和环卫基础设施的精细化管护,大力推动环境卫生改善,阻断有害物质的传播途径。”市住建局环卫处相关负责人介绍,为更好方便人民群众生活,优化人居环境,近年来,我市不断加大环卫基础设施投入,目前,主城区街面共设置有垃圾收集容器总计3969个,其中普通果屑箱1857个,广告果屑箱573个,垃圾桶1153个,垃圾房54个,广告垃圾房80个,外包企业设置果屑箱252个。